华为发布首款一体机为“老行业”带来“新思考”2021年9月13日,华为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召开,这场发布会上推出了一个超乎大众想象的全新产品——华为MateStation X一体机。没错,华为之前仅发布了面向商用领域的台式机产品,这台MateStation X一体机的发布,标志着华为台式机从今天起开始以新的形态覆盖消费领域,覆盖“智慧办公”的全场景,现在品类更加齐全了。
在华为全场景战略中,PC在代表自主品牌生态产品的阵营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,经历四年的发展,现在这条产品线已经进入了中国笔记本市场前五的位置(Canalys:2021年Q2中国大陆市场PC出货量榜单)。
在华为官网上,这条产品线上的标识还是笔记本,但其实在商用市场,华为MateStation台式机早就已经在出货了,而现在,这条产品线终于以华为MateStation X之名,面向消费级市场推出。
我并不惊讶于华为的这一布局,唯一不明确的仅是华为将何时“踏入这条永不静止的河”,又以何种姿态趟过这片竞争激烈的红海。赫拉克利特的预言今天看起来无比契合华为的所思所想,经历数十年发展的PC市场如今看似波澜不惊,但底层却是针尖对麦芒的竞争乱流。
进入台式电脑市场,无疑标志着华为将进入到PC市场的更深水层,探寻这个仅次智能手机的巨大市场的底层规则。华为选择首先进入一体机市场的决策让我眼前一亮,这个近两年体量看似萎缩的市场,似乎拥有了更多的机会。
一体机(All in One)算是介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市场的中间市场,其诞生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台式机繁复的搭建方式,可当前正面临着发展的瓶颈:一方面是苹果iMac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的品牌号召力和利润区间,另一方面,它却在消费端逐渐失去当初“All in One”的魅力,从深层次来看,其实种种因素*终归结到一点——这个市场已经缺乏产品创新力很久了。
以苹果为例,**款完全采用铝合金外壳设计的iMac G5还是2004年推出的,十几年时间,苹果iMac产品线的设计几乎是一脉相承地沿用这一设计,直到刚刚推出的新款iMac 24才算是对这条路线抛弃了金属质感的机身,也引起了消费者褒贬不一的评价。之前便有朋友戏称:“仅从金属外观上你很难知道我工作室中的iMac是哪一年的。”的确很难想象,一个一成不变的设计居然在一体式电脑市场上沿用了17年之久。
再来看看市面上的Windows一体机,以国内出货量一直以为的“一哥”的联想为例,其消费类和商用高端的YOGA 27和ThinkCentre一体机,居然还背着“小书包”,在雷电等新型接口的应用上,一体机也落后于笔记本电脑市场。甚至就连显示器(戴尔P3222QE)也拥有一线供电、网络连接、数据高速传输和Hub功能后,将笔记本引入到清爽高效的桌面办公体系后,一体机们还在原地踏步。
设计之外,我们再从市场角度来看看一体机的真实表现。从苹果的官网上来看,老款设计的21.5英寸/27英寸iMac依旧在售卖,价格定为14399元起,而新款24英寸iMac定价为9999元起,单品议价能力的走低并非新款上市的短期市场助推行为,不论将之归为M1芯片的成本降低还是屏幕尺寸变化等原因,不能否认的是,苹果也意识到一体机市场的出货量萎缩趋势——就连当初iMac Pro的横空出世也落得个“叫好不叫座”。
此时,华为以一款MateStation X走进一体机市场是否明智?其实还是要从产品本身谈起。我们并不难理解一体机市场面临的问题原因,突破市场瓶颈的关键在于你需要给予消费者一个接受它的新理由,解题的关键还在于“产品创新”。
华为不少高管都说过“华为更擅长做产品和软硬件一体”,这也注定华为的解题方式是从产品开始。华为MateStation X的产品定位——原色·全面屏一体机,其核心设计在于:原色触控全面屏、极致美学设计、智慧体验、震撼音效、澎湃性能……所以在一体机的屏幕上进一步做拓展和美化,是能与竞品拉出差距的*佳突破口。
我们可以看到,更新的iMac虽然加强了产品的轻薄设计,但在窄边框设计上进展不大,而且依旧留下了一个巨大的下巴。而且其白色的边框饰板在视觉上的扩张性,其实变相地“压缩”了屏幕可视空间。另外,市面上其他的一体机,虽然也跟随全面屏潮流在边框设计上有所收敛,但整体来看均没有过于抢眼的设计。
华为MateStation X将设计指标定为“极薄,极美,极简”,其全面屏比例达到92%,侧面纤薄至9.9mm;另外,通过一体式CNC工艺,将机身的点、线、面收敛到一个整体之中,另外还以深空灰和皓月银两种配色突出其金属质感。华为MateStation X背面抛开了一切I/O接口,并用动态平衡转轴实现了屏幕的轻松“单指”调节,细节上花了不少功夫。
“原色”,是华为MateStation X设计上的另一极重要指标,其建立在一块28.2英寸3:2生产力4K+显示屏的基础上。华为设计师希望能让一体机呈现出*为线亿色彩,以及平均ΔE≤1的精确色准,每一台出厂都会经过逐台校验。这样的做法在当前中高端手机领域司空见惯,也是“以做手机的思维做电脑”的再次践行。
为提升办公力,除了特殊纵横比外,屏幕还加入了十点触控功能,进一步打开了一体机的交互思路。如果跨过产品形态横向比较,你会发现华为MateStation X这块屏幕在专业显示屏的维度上也是丝毫不差的,将独立显示器(扩展屏)、笔记本电脑等市面上的先进屏幕技术一网打尽。屏幕上的重度配置,其实也代表了华为有意改变一体机市场创新缓慢的现状,将*好的产品体验还给那些看重视觉体验的内容创作群体。
屏幕之外,不妨再聊聊产品的其他硬指标。华为平板、智慧屏等产品上多获好评的帝瓦雷音效和华为自研的Histen算法也落户在华为MateStation X上,让整个声学方案设计得更加澎湃。硬件上则采用了AMD锐龙5000H系列标压处理器,其性能已经在多款台式电脑、游戏本上验证过,放在一款薄至9.9mm的一体机上还是首次。
从硬件方面,华为MateStation X用够“硬”的产品力开道,在一众厂商还在考虑这个市场还有投入的必要时,华为却用后来居上的底气发言。虽然大胆开启产品的硬件想象力,但在MateStation X上,我却感觉华为其实还未完全发力,毕竟首款产品,还应抱着一分谨慎。后续表现应该更令人期待。
回归到市场需求上,当前对于一体机有明确需求的用户群依然主要集中在商业用途上。其实不论是家庭品质书房,还是高端商务办公室、平面艺术设计间,所区别的仅是个人商用需求或企业级的商用需求。这样的格局其实与一体机*初诞生的用户需求相关——集*简洁的设计与*高效的交互于一体。
从目前的一体机市场来看,也主要有商用和教育两大机型。事实上在我看来,教育还是从属于商务领域的细分市场,这个较为特殊的垂直领域,有商用市场的共性,也有一些自己的特殊需求,只是疫情的特殊时期,众多厂商才把它单独拿出来讲故事。正是市场需求的单一性,所以华为台式电脑战略初期仅推一款一体机是非常合适的。而且华为早已为MateStation X建立了一套成熟而高效的“软环境”。
从华为整个消费者业务来看,通过全场景智慧战略建立了智能家居、智慧办公、智慧出行、运动健康和影音娱乐场景下的产品生态,其中智慧办公正是为了在创造内容、信息沟通中满足多场景多形式的办公需求而生。早在推出MateBook系列之时,华为便提出了“第三代移动办公”的概念——其核心便是满足用户“智慧化”的需求。
其时,笔记本与手机之间的深度融合、通过端到端的互联和云服务带来的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流动。而现在,华为将这一思路“平移”至了一体机上,华为MateStation X支持与手机、平板、耳机等设备互联,以及华为云空间、华为浏览器等软件应用。
在华为MateStation X上,还拥有智慧语音、智慧配件等创新功能,如智慧键鼠、一站式体验麦克风和摄像头(还将扩展至更多外设、配件)、智慧语音能力加入其中(比如通过全新的华为电脑管家对配件和互联功能进行管理;通过键盘上的智慧语音键和多国速记翻译家功能调用语音输入和AI字幕……),*终实现设备轻松连接、信息无缝流转、数据共享、跨设备操作、任务接续,甚至硬件能力共享。
所以华为体系中的MateStation X,并不是孤岛式的电脑,而是华为整个智慧办公体系、甚至是华为全场景战略中的重要一员,这对其他竞品而言,是短时间内无法企及的优势。
正因为一体机是夹在笔记本&台式机之间的“折叠品类”,让各大PC厂商有顾虑、有迟疑,但可能也就是因此,华为才选择它在消费级台式电脑市场上破局,让产品的体验超出了一众评论者们的想象,也让在产品引入华为“智慧办公战略”上,更加平顺和自然。换个角度想,华为MateStation X给消费者提供的更是多一个互动的大屏,至于它本身是什么倒是其次,这也是其与传统一体机的*大区别所在。
在一众产品创新乏力时,拥有创新科技加持的华为MateStation X凭借产品形态的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,打破一体机在消费者心中的固有形象。由于篇幅有限,我们并不能对华为MateStation X在高效散热、信号传输、抗干扰、AI降噪等种种先进技术一一细聊,不过需要说明的是,华为已经有针对性地对根据产品形态对“多屏协同”核心场景进行扩展和强化。整个一体机市场,正需要华为这样的开创者加入,才能走出固有的市场格局。
我现在更感兴趣的是华为的下一步落子。毕竟在一体机之后,或将迎来华为在整个台式电脑市场的全面发力。在依次布局了MateBook、MateStation之后,华为将在PC形态上如何创新,如何进一步巩固产品背后的软实力,以及华为将如何在PC线上全面实现“智慧办公”场景的种种构想,期待满满呢。